.jpg)

美國再搞事!這些船舶不准入境美國
(來自:海運網)
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近期為維護所謂國家利益,正對全球七大主要運河與航道進行調查,包括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北極航道等,旨在評估這些航道的限制可能對美國海運供應鏈造成的影響。此次調查將考慮是否拒絕來自造成航線擁堵國家的船舶進入美國港口,並公開徵求貨櫃海運、散貨船公司及船東等意見,截止日期為5月13日。
航運業界擔憂,美國若在對中國制船舶收取高昂靠港費的基礎上,再實施禁止令,可能會干擾海運鏈並影響運價,導致船公司重新考慮美國市場佈局。
FMC於14日公告將進行非裁決性調查,旨在探討全球海運咽喉運河與要道(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英吉利海峽、麻六甲海峽、北極航道、新加坡海峽、直布羅陀海峽等)是否存在因外國政府法律、法規、慣例,或懸掛外國國旗船東、船公司的做法,對美國航運造成的不利條件。
調查重點聚焦於七大運河與航道的重要性及潛在威脅,如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分別承擔著重要的全球貿易量,並面臨地緣緊張、海盜與恐怖主義等風險;此外巴拿馬運河對美國利益至關重要,一旦擁堵將影響全球供應鏈,巴拿馬是全球最大船旗國之一,通航限制、乾旱、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航運。北極航道作為連接歐洲和亞洲的捷徑,因多國積極卡位,衝突可能性升高;麻六甲海峽則因天候因素、基礎設施限制及安全風險等挑戰,對大型船舶構成潛在干擾。
紅海風雲再起:美國對胡塞武裝的襲擊導致紅海安全航行推遲數月
分析師預測,頂級集裝箱運輸公司至少需要六個月才能重新安排大型船舶通過蘇伊士運河和紅海。這一預測受到近期地緣政治局勢的影響,包括美國轟炸葉門胡塞武裝基地和以色列重啟加沙戰爭,導致集裝箱運輸重返相關水域的時間進一步推遲。
Vespucci Maritime的創始人兼CEO拉爾斯·詹森指出,儘管美國進行了連續轟炸,但局勢是否會有所改變仍不確定。為規避胡塞武裝的襲擊,集裝箱航運公司已將大部分船隻改道至非洲南部。詹森預計,由於紅海航行的風險過大,航運公司將繼續採取這一策略,並認為至少六個月內集裝箱運輸船不敢穿越紅海。他強調,這可能意味著航運公司將恢復到2024年底的狀態,且至少需要六個月才能恢復正常運營。
集裝箱運輸公司最早可能在旺季之後重新安排航線,但這需要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實現持久停火,從而可能促使胡塞運動停止襲擊。然而,隨著以色列在加沙重啟敵對行動和美國對胡塞武裝的轟炸,紅海航運恢復正常化的前景已大大黯淡。美國總統特朗普還表示,如果胡塞武裝再次襲擊航運,他將要求伊朗承擔責任。
另一方面,蘇伊士運河的船舶運輸量自年初以來略有增加,但整體進展不大。一些規模較小的亞洲集裝箱運輸公司(主要是中國公司)已開始嘗試在紅海運送集裝箱,但這些船隻通常只在亞洲航線上航行,且貨運量有限。
此外,保險公司對美國最近對胡塞武裝的襲擊持懷疑態度,認為如果襲擊產生影響,將導致船舶保險費上漲。總體來看,當前的地緣政治局勢對紅海和蘇伊士運河的集裝箱運輸造成了重大挑戰,航運公司和保險公司都在密切關注局勢的發展。
(來自:海運網) |